第二百四十二章:不可能实现的-《大明:满朝奸臣,你让我登基称帝?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哦,说说看?”崇祯好奇道。

    他在暗地里调查朱慈烺,肯定不希望朱慈烺发现。

    如果朱慈烺能主动说出来,那也省的两人之间闹矛盾。

    朱慈烺也确实没有藏私,他走上前道:“父皇,我一直在思考,大明的经济发展不起来的原因。”

    本来,崇祯把朱慈烺叫过来,是想教育一下朱慈烺。

    他觉的朱慈烺每天都朝火器局跑,也不来看奏疏,对于一个太子来说,这确实有些玩物丧志。

    却没想到,朱慈烺的思想觉悟居然已经达到了这种高度。

    “那你说说看,你思考到了什么。”崇祯问道。

    “其实,我们大明对于商人,一直都处在比较宽容的情况。”

    这话倒是事实,一直到了朱慈烺开始接管一部分权力的时候,商税还是朱慈烺提出来的。

    但就像朱慈烺说的那样,商人给国家提供税收,自然国家要保障商人的利益。

    甚至,朱慈烺还在京城成立了一个东市,那里就是专门给商人贩卖东西的。

    所有商人都登记在册,他们打算卖什么东西,做什么生意,都录入商业局。

    你买了多少钱,缴纳多少税收,同时,没人敢随便欺负你。

    这也间接的保障了商人的利益,很多商人一开始不愿意掏这笔税款。

    可随着商人的行为准则越来越规范,也就不存在这种情况了。

    但这,对于朱慈烺来说,远远不够。

    “我们对待商人宽容了,商人愿意把其他地方的东西带到海外,带到大明各地去进行交易,去带动税收,增加经济增长,可是,太慢了!京城永远吃不到桂林的荔枝,我们到广东快马加鞭也要三个月,一个经济的交易周期会拉的很长。

    这些,都是阻碍我们经济发展的条件。

    如果,从南方摘下荔枝,三天后我们就能吃到。

    如果,从这到广州的时间缩短到一个月,会发生什么?”

    崇祯嗤笑道:“你开什么玩笑,神迹吗?”

    他总觉的朱慈烺是在开玩笑,可是朱慈烺却道:“父皇,如果这些都能实现呢?”

    又来了,又那种看不懂的感觉。

    崇祯抬起头,默默的看了一眼朱慈烺,摇摇头道:“不可能实现的。”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